777小说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48章 聊战术(1 / 3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昆山上空的这场不对称的空战,是日本侵华以来,最为常见的形式。

中国的航空部队本就不如日军,可用的先进战机只有美制的霍克2、霍克3以及波音248战机(即美制26战斗机,单翼机,波音生产)。

波音248战机的数量并不多,只有一个中队,所以主力机依然是霍克2型和3型。

虽然国民政府已经向美国购买霍克75(即36),向英国采购了斗士型双翼战机,就连苏联也向中国了不少伊尔15和伊尔16战斗机,可这些都没还没有到货。

可以这么说,从抗战爆发到美国援助开始前,中国战机主力是苏式战机。

也有美式和英式战机,但数量很少,因为贵的一逼。

这就得怪宋美龄这位民国空军教母了,也不知道是谁说的飞机更新换代太快,现在买了飞机,没过多久就落后了。

这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确是真事,三十年代早期还是双翼机的天下,但很快大量的单翼战机就出现了。

但关键是,你平时不买,到了真的打仗的时候,谁还卖给你。

因此宋美龄就信了这个说法,然后把钱存着不买,据说是有几千万美元,也不知道是真是假。

等抗战全面爆发后,国民政府这才意识到战机不够。

可这个时候,英美要么不卖先进战机,即便是卖,也是简化版,价格跟战前相比翻倍了不说,连数量也有限制,后面干脆就不卖了!

好在苏联一直在卖,价格也不算高,不然中国空军连37年都撑不过去。

也就是靠着苏联的那近千架各式飞机,这才能支撑到美国松口,开始向中国出售战机,最后直接援助战机。

不过也有一个空窗期,也是黑暗期,就是日本零式战斗机的出现到美国援华战机抵达前那段时间。

明显的差距,让中国仅剩的战机遭到毁灭性的打击,那段时间也是中国飞行员死伤最惨烈的一段时间。

其实中日海陆军三军差距,照理说空军是最小的,因为都差不多。

而且抗战前期,要不是日军零式和一式战机出现导致天平彻底倒向日军。

在中日空战中,单对单,日军并不占优势。

之所以中国空军还是胜少败多,不是中国飞行员不优秀,而是日军飞机的数量太多。

就像眼前这样,日军有八架战机,而中国军队只有两架。

虽然日军飞机数量占据优势,但是两架中国战机毫不犹豫地就冲了上去。

作为军人,怎么可能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日军屠杀而无动于衷。

于是双方一共十架战机便纠缠在一起,展开了一场不对称但很激烈的一场空战。

中国空军是两架霍克3,日军则是八架95式战斗机。

这两款战机,其实性能数据很接近。

霍克3装备着一台莱特公司生产的745马力的发动机,95式装备着一台中岛公司生产的730马力发动机。不过95式战斗机只有1300余公斤重,而霍克3战斗机却有1800多公斤重,所以霍克3并没有占到发动机马力优势,反而在灵活性上不如95式。

不过霍克3的最大平飞速度有360公里\小时,而95式战斗机最大速度为352公里\小时,这意味在速度,霍克3有一点不大的优势,但是在俯冲时,这个优势就比较明显了。

霍克3还有武器优势,那就是装备了一挺127机载机枪和1挺762机枪;而95式战斗只有两挺77机枪。

所以说综合性能上,霍克3要稍稍强于95式。

不过在绝对数量下,这点优势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,真正还是得看双方的飞行技巧和战术配合。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