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77小说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页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一百八十六章 发展军工(2 / 3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多长时间才能做得出来?”

王七道“增加了弓力,对整个弩机的结实程度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估计到时做出来后,连弩的重量会增加不少。此外,寻常制作一把弓需用时两年,这连弩自然也不能短过这个时间。当然,若将正在制造的弓转用来制作连弩,则半年之内,可得连弩三千具。”

刘贤点头道“我从益州带回了两万张弓,我军暂时不缺弓箭。你们尽可将现有的材料用来制作连弩。此弩乃是我军日后进取中原之利器,还请诸位多多费心,制作成功之后,我必重重有赏。”

众制弩工匠闻言,尽皆大喜,当下回去加紧赶制,花费了十天时间不惜工本制造了一把试验用弩交给刘贤。刘贤拿在手中,试了试分量,约有十二斤重,用手端着,沉甸甸的,作为单兵武器来说,这分量确实不轻了,但也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。

当下刘贤与众工匠一起来到靶场试弩,二十五步之内,铁制弩矢可穿透铁甲。六十步之内,能够大致精准有效地射中目标。七十步内还有一定的杀伤力。超过七十步,威力就直线下降了。

这已经与普通步弓的射程相当了。而且十发连射,其射速远远超过了步弓。

当然这样一把弩的成本也是普通步弓的三四倍。

但对刘贤来说,便于携带,而又连续密集的火力才是最重要的,成本什么的都是可以克服的浮云。

当下刘贤赐王七等五名制弩工匠各二百亩免税田,赏钱各一万,令众人回长沙赶制连弩。

众工匠领了赏赐,俱各喜不自胜地去了。

刘贤送走了制弩工匠,复又回到城中,问从事习竺道“我荆州之地,每年可产多少铜铁?”

习竺道“荆州产铁之处大半都在南阳,如今南阳落在了曹操手里,我军产铁量确实有些不足。幸好这几年加大了开矿冶炼的力度,如今我军每年能产铁三十四万斤,产铜三万斤。”

刘贤讶道“才这么一点?我荆州如今有三百万人口,居然连人均半斤铁的产能的都没有!!”

习竺道“这已经不少了!倘若主公能够夺下南阳,那么我军产铁量便能一举超过一百万斤。”

刘贤叹道“我军每年要铸造两三万件兵器,一千副铁甲,这就要近二十万斤铁。再加上皮甲之上也要镶嵌护心镜,箭簇、弩机、车船、马具等也都要用不少铁料。这三十多万斤铁除去军用和官用,怕是剩不了多少留给百姓了吧!”

习竺道“主公所言极是!去年用来铸造锄头、铁锹、犁铧、钉耙、菜刀、柴刀、镰刀等民用铁器的铁料尚有三万斤,今年恐怕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。不过军中兵器损坏之后也多回收了起来,能修理的就修理,不能修理的就回炉重铸。故而兵器虽然在训练和作战之中损坏的多,但实际损失的铁料却并不多。只要等日后我军武库之中堆满兵器,所有士兵都能有足够的兵器铠甲补充轮换使用之后,便可逐渐减少军用铁料的用量,转而用这些铁料去改善民生了。”

刘贤闻言点了点头,道“冶炼铁矿真有这么困难?要是我军士兵能够人人身穿铁甲,何愁不能北伐中原,一统天下。”

习竺道“铁之所以难练,乃是因为太耗费人力。开采、冶炼、铸造,每个流程都需要大量人手。人力不足,也就只有这些产量了。”

刘贤笑道“这也未必!若是改良工具,自然也能大大增加产量。”

习竺闻言,赞同地点了点头道“此言也不错!先秦时候用地炉冶炼,效率低下。至我大汉,改用平炉和竖炉,铁的产量大大提高,最终彻底淘汰了青铜兵器。及至后汉建武七年(公元三十一年),南阳铁官杜诗制作水排鼓风,使铁的质量也大为提升。此工匠之作,虽是奇技淫巧,却是利国利民,厥功至伟。”

刘贤看了看习竺,笑道“你身为士族子弟,能看到这点,实
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