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77小说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页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四百二十章 摊派(3 / 5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的贿赂,要得到外库的统计很容易。内库得找一些胆大的宦官,也不是不可以。”金简道“两库相加,总还有一千五百万贯左右的储钱。”

徐子先冷哼一声,说道“这还差不多。”

这几个月用钱当然是很厉害,事实上天子和两府已经慌了。

仗还没有打起来,只是游骑接战,用钱已经超过千万贯,底下还会大战,僵持,战争时间最少还得持续半年,并且有相当时候花钱要比现在多的多。

也就是说,朝廷和天子打算的用三千到四千万贯打完这一仗的想法,完是不切实际的幻想。

徐子先也知道这钱必定不够,大魏是外贸型主导的经济,自耕农形成的产业和国民生产总值是大而无当,比如一户普通的大魏自耕农家庭,一年的创造的产业是二百贯,但收益只有二十贯不到,去掉生活必须的开销,能够给朝廷的钱财就相当有限了。

这和清末时相似,清末时,第二次鸦、片战争时,美国的经济总额超过了英国,是世界第一,而同时期的中国排第二,英国第三,其次是德法和印度诸国,中国的总额是两千多亿美金,是印度一千多亿的两倍左右,但印度殖民地的财政收入,大体上和清政府能收到的赋税相当。而同时期的英政府的财政收入是清政府的好几十倍,两者财政收入的差异在于,清政府能收取赋税的对象就是大批量的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自耕农,而英国则是通过早期的海洋贸易和工业化,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工商业,英政府能征收到的工商税和关税远远超过清政府,两者的差距极大,甚至可以这么说,清政府的几次惨败导致的战争赔款,加在一起没有拿破仑三世败给普鲁士人的战争赔款来的多,但法国的银行界大佬们开了个会,一个下午就把几十亿法郎的战争赔款给凑齐了。

这就是工商业发达给国家,社会带来的好处和福利,而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剧增时期,也是英国人赫德主持清国海关的时期,到那时,清政府才隐约明白对外贸易和关税收入的重要性,但似乎已经太晚了。

至于大魏,徐子先感觉大魏既仰赖于海外贸易和工商收入,但又局限于先秦两汉时以农为本,农业稳固才邦固的学说,限入一种矛盾的状态之中。

一方面大魏鼓励工商,并不限制海外贸易,并借此获得海量的收入,但大魏对律法保护工商贸易毫无概念,对海外贸易的扶持和保护也毫无章法,大魏七成的收入来自工商贸易,但左右国策走向的,还是只占三成赋税不到的海量的自耕农。

特别是西北,北方和中原的大量的近亿人口的自耕农,稳定这些百姓,保护他们,这才是大魏朝堂的主导方向。

这使得南方和北方的利益需求被割裂了,工商贸易的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倒退,而大魏朝廷的做法就是征收更高额度的赋税,除此之外,并没有任何其它的办法。

大魏是银贵钱贱的状态,到现在只用了两千多万贯,徐子先感觉已经是相当俭省,说明韩钟这个当家人已经把事情做到极致了。

往下去,如果以年前停战为打算,军费最少还得五六千万贯,这个数字怕是令天子彻夜难眠,韩钟怕是恨不得死了算了……这笔钱,算上朝廷在年前正常的岁入节余,加上内外库的钱,赤字最少还有三千万。

天子的内库到时候干净的能跑老鼠,总不能叫天子将历朝列帝收藏的字画,古董,铜器拿出来变卖?

就算天子舍得卖字画古董,一时半会哪有那么多人购买,三千万的缺口,得卖多少才能够?

“京师的人已经确定。”金简道“下个月开始,按各种人丁和收入来摊派。三千多万的缺额,由地方官员加征催缴,我福建路还不知道定下来多少,有了消息,我就立刻禀报君侯知道。”

徐子先冷冷一笑,他当然知道福建路的份额,除了摊派六百万贯的江陵府和江南东路
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