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77小说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页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一百五十二章:比曹操还曹操(2 / 4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断不断,必追悔莫及’啊!”

罗汝才心虽也有些许心动,但对吉珪适才说的话,却颇有些不以为然。

虽然在内心中也对李自成十分戒备,但若是要他现在就同官军联手,一起消灭李自成,必然引得天下英雄人人唾骂,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,而且他本人对朝廷、对官军也并无丝毫的好感,也同样不相信和信任朝廷。

他沉吟片刻后,才又开口问吉珪道:“倘若自成彻底完了,朝廷又岂能容得下我呢?”

吉珪又是一阵冷笑,道:“大将军因何而出此言呢?”

只听他胸有成竹般继续说道:“朝廷能不能容得下大将军,这事儿完全不在朝廷,而在我们自己,倘若我们兵败之后,势单力弱,那时纵然向朝廷磕头求容,朝廷也断不能相容。

就如山东李青山,去年起义,到今年春天受了朝廷之骗,就抚于朝廷,他原想就抚之后会给他封赏,让他做官,不料反被押到京城,献俘阙下,凌迟处死。如果我们势单力弱,则纵然帮助朝廷消灭了闯王,仍不免落得与李青山相同的下场。

可是,如果我们在消灭闯王之后,乘机扩充自己的人马,只要有十几、二十万雄兵在手,就可以既不怕朝廷,也不再惧怕任何官军。

每一朝代,经过大乱之后,必然会出现群雄割据的局面,唐朝便是一面活生生的镜子,珪观今日之形势,崇祯想中兴大明,已几近不能,但明朝二百七十年江山,也必然不会马上覆亡。

依在下看来,经此大乱之后,这大明天下还可苟延残喘几十年,甚至上百年也都还说不定,唐朝安史之乱以后,不就是这种状况,整个天下群雄割据,各霸一方,听调不听宣。

朝廷则各个给以封号,作为羁縻之策,我们只要有几十万雄兵在手,朝廷纵然心怀猜忌,也莫奈我何,到那时,何愁不封侯封伯,宛若国中之国,子子孙孙皆长享富贵?”

话到最后,吉珪更是十分肯定地断言道:“此乃上上之策,请将军速作决断,莫要坐失良机才好啊!”

罗汝才始终是沉思不语,神情却在不断变化,似乎正在内心反复挣扎权衡一般,他走回到自己的大案之后,一屁股坐在虎皮帅椅之上。

吉珪忽地想起早上他们一起出外视察时,曾谈及破敌之策,便又再说道:“大将军,现在我们马上要去闯王那里议事,请大将军到时随便敷衍几句就是,千万不要将我们今早商量的破敌之策,全盘都给闯王托出来才好。”

罗汝才仍旧是一言不发,他靠在自己的虎皮帅椅之上,好似在思索,关于他是否该背叛闯王,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,还有今早同吉珪商量的破敌良策,到底该不该对闯王说出来,他现在都还拿不定主意。

但是,他也没有当面就拒绝了吉珪的劝告,只是轻轻点点头,对他说道:“我们去吧!”

…………

朱仙镇岳王庙的东偏院门前,李双喜率领着六名老府亲兵站岗守卫,不许闲杂人等进入,而在东偏院的一间道房中,闯王李自成、总哨刘宗敏、军师宋献策等正在等候曹操罗汝才与吉珪的到来。

李自成同刘宗敏、宋献策二人已经密议许久,对于朱仙镇这一仗究竟应该如何打,他们早就已经达成了初步的共识,但罗汝才毕竟还是闯曹联军名义上的二当家,堂堂的“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”,为着显得对罗汝才这位大将军的尊重,他们还是特别邀请了他和吉珪前来,共同商议对敌的方略。

午时正刻都过了,罗汝才和吉珪才姗姗来迟,待他们坐定之后,李自成方才用平静的声音说道:“现在我军已经抢占了地利。且在昨晚的战斗中,还抓到许多俘虏,问明了一些官军的情况,可以断定官军总数大约在十七万左右。

咱们再给他往宽了打一点,就当作十八万来算吧,朱家朝廷一次会合这么多人马到一
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